实在是不吐不快。
我觉得晋江小说的榜单制度实在应该改一改。
作为一个刚刚开始看网文的新人,了解晋江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,我就已经到了没书可以看的状态。但我又非常清楚,晋江的作品难道全部都一无是处吗?怎么可能。既然有好作品的存在,那么好作品就不可能手指头都数得出来。
只是通过晋江APP的榜单排行看来,作品实在是太差了。
大家都清楚这一点,微博超话有推文,微博账号也有,微信公众号也在推文,知乎也有问什么小说推荐。但是这种杯水车薪的推文现状,我觉得对任何一个小作者,或者仅仅写出过一篇好看的作品,其他作品后继无力的作者来说,实在是太惨了。
我个人觉得,读者粘性强的作者,她完全可以忽略榜单的帮助,但是对近几年没有新作品、或者新作品成效不好的作者来说,她只能靠网络随机的推送,依靠好心的读者奔走相告,何况热度低的话,粉丝的奔走相告评论还要被排在最低。终于,有一次碰巧地来到合适的读者面前,获得了一位读者。这实在是太可惜了。我很尊重晋江每一篇可以写好的作品。如果一个作者的灵性,或者她写作的最合适的时间,因此消磨,多可惜啊。
所以我觉得晋江网站应该有效地利用起读者账号,也就是读者资源。任何微博、公众号推文,它都是在利用读者。更何况,我们现在的网文阅读,本来就是以读者为中心。仅仅以什么订阅、积分、收藏、地雷、营养液,根本没有有效的利用起读者的阅读能动性,只是利用了读者的资金。
一旦作品完结,离开榜单,它就成为了仅一次使用的小说。随着读者的流失,便消失在晋江的榜单中了。接近它的唯一可能,就是接近作者的作品集。它只能另类地活在抖音、b站、微博、微信等app里面。但是,这种随机推送的大数据推文,碰到合适的几率也非常小。甚至我觉得,有一些小说推文账号,为了持续推文热度,必然鱼目混珠。但是如果推文没有热度,那么再好的推荐小说,也没有人来检验货品。
我觉得到目前为止,晋江根本没有做到尊重每一位在你这个网站中写作的作者。
请晋江网站建设学习豆瓣。
我教你看看什么是读者资源。
以一部小众的电影——《欧洲特快车》为例。它是一部文艺电影,且不是常规的叙事手段,所以它在大众信息网络中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弱,但是它仍然拥有一定的对它有所喜欢的观众。豆瓣看过的数字是五千人。
然后看看豆瓣给了你什么。
首先,豆瓣会给你附加上,这样一个版面。通过喜欢这部电影的读者群体的数据分析,所附上的随机电影。它们都是同类型的,或许热门或许冷门。
其次是这样一个东西。读者整理的片单。在这个片单里面,你可以寻找到你感兴趣的主题,内容。
这些数据晋江有吗?晋江是有的。随机抽选一部小说,比较火的《砸锅卖铁去上学》,然后随机抽取一位留言读者。我们来看看她的页面。
这是她的订阅。221部。
这是她的收藏。217篇。
这是她的评论留言。只有四本。
我们通过APP页面,再来看看这位读者。书单是一片空白。
然后APP页面除了一片空白的书单,就只剩下四个小说留言。分别为刚刚、一个月前、一年前、一年前。由此可见,以APP去了解同类型的阅读爱好者,我想要了解最近的阅读状况,只能获得两本。可是这位同学明明订阅了221部,收藏了217篇。应该算是资深读者了吧?她的喜好与兴趣,晋江小说的广泛阅读,是可以供人参考的吧。但是呢,这种读者资源完全没有被晋江有效地利用起来。
晋江保留了论坛,以供读者交流。但是论坛的交流,和网络随机交流实在是差不多。因为读者与读者之间没有根据一部共同喜好或者多部共同喜好,建立起合适的电波。
新人难出头,冷门难出头,甚至旧文、老作者也随时可能被遗弃。同时,实时更新的榜单同质化严重。大量读者群体依赖明星作者。读者阅读的有效性,不断被削减。生态圈必然垮掉。读者只能日复一日寄希望于榜单上终于出现了一部可亲的作品。这部作品似乎挽救了这段时期的小说作品质量。但是大量的优秀的作者,必然已经在到来之前,垮掉了。
ps:请开辟一个纯文学分类。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。